古中人:高等教育刚性需求 建桥教育长期价值佳
中国高等教育属刚性需求,行业发展长期看好。而在众多高教股中,建桥教育(1525)是港股目前唯一的营利性民办高教公司,不仅具有稀缺性,因已实现“营利性转设”,反映受政府及市场认可,其前景亦相对同业更佳。
建桥教育去年的全年收入达6.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3.2%。毛利率为61.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年内,其行政开支同比增加33.1%,导致运营利润率下跌3.4个百分点至42.3%。2021年淨利润为1.8亿元,同比下跌7.3%,这主要是公司旗下的上海建桥学院已完成营利性转设,因此所得税率更新为25%。若扣除相关的税务拨备,淨利润同比增长逾20%。
此外,于去年公司优化了资本结构降低杠杆,淨负债率从2020年的24.7%下降至16.9%。而财务开支亦同比下降18%。2021年底公司账上现金4.9亿元。公司同时宣佈派发期末股息0.1港元,派息率从32.2%提升至38.1%。
校园容量扩充 支撑学生人数增长
建桥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按年稳定增长,是其盈利提升的主要原因。2021/22学年,建桥学院的在校生共2.2万人,比上学年增加5.3%。学校的三期扩建工程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可额外提供4,000张床位,计划于22/23学年投入使用,学校总容量将增加至2.6万人。预计22/23学年的校园利用率将降至86.4%。学校的四期工程亦将于年内动工,新增一座教学大楼,并计划于2023年底投入使用,持续扩充和增加优质教学资源和设备。截至去年底,建桥教育有8个专业学科进入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2022年将新增智慧制造工程本科专业紧贴社会发展趋势。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2021/22年新生学费平均提升10%,中泰国际预计2022年预测总学费收入同比增加11.6%。
享受独有政策红利
建桥教育的地理位置优越,所在的上海自贸区内的临港新片区在经济、资源和政策上都具备其他地方不可媲美的优越性。2021年7月,临港新区发佈产教融合支持政策,临港将以高水平产业人才培养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建桥学院将结合自身优势把握政策红利提升品牌知名度。 同时,校内校外的职业教育课程有望加速打开,为未来建桥学院赋能,长期价值及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中泰国际维持建桥教育“买入”评级,目标价5.30港元,较现价具有72%以上的溢价空间,可作参考。

建桥教育去年的全年收入达6.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3.2%。毛利率为61.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年内,其行政开支同比增加33.1%,导致运营利润率下跌3.4个百分点至42.3%。2021年淨利润为1.8亿元,同比下跌7.3%,这主要是公司旗下的上海建桥学院已完成营利性转设,因此所得税率更新为25%。若扣除相关的税务拨备,淨利润同比增长逾20%。
此外,于去年公司优化了资本结构降低杠杆,淨负债率从2020年的24.7%下降至16.9%。而财务开支亦同比下降18%。2021年底公司账上现金4.9亿元。公司同时宣佈派发期末股息0.1港元,派息率从32.2%提升至38.1%。
校园容量扩充 支撑学生人数增长
建桥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按年稳定增长,是其盈利提升的主要原因。2021/22学年,建桥学院的在校生共2.2万人,比上学年增加5.3%。学校的三期扩建工程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可额外提供4,000张床位,计划于22/23学年投入使用,学校总容量将增加至2.6万人。预计22/23学年的校园利用率将降至86.4%。学校的四期工程亦将于年内动工,新增一座教学大楼,并计划于2023年底投入使用,持续扩充和增加优质教学资源和设备。截至去年底,建桥教育有8个专业学科进入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2022年将新增智慧制造工程本科专业紧贴社会发展趋势。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2021/22年新生学费平均提升10%,中泰国际预计2022年预测总学费收入同比增加11.6%。
享受独有政策红利
建桥教育的地理位置优越,所在的上海自贸区内的临港新片区在经济、资源和政策上都具备其他地方不可媲美的优越性。2021年7月,临港新区发佈产教融合支持政策,临港将以高水平产业人才培养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建桥学院将结合自身优势把握政策红利提升品牌知名度。 同时,校内校外的职业教育课程有望加速打开,为未来建桥学院赋能,长期价值及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中泰国际维持建桥教育“买入”评级,目标价5.30港元,较现价具有72%以上的溢价空间,可作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