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人:业务持续扩展 香港航天科技值得吸纳
近期南海政局趋于紧张,未来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将很大机会进一步升级。因为这不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亦是军事战略上所需。市场预期高科技领域中,除了芯片、半导体行业将受惠外,太空科技的发展空间或较预期更大。
太空科技不但助力数字经济,也推动精准导航、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产业的持续加速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再者,面对俄乌关系变化带来的能源和粮食危机,令全球各国更加意识到节能减排、提升粮产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不得不进一步依赖航天卫星网络的支持。
今年4月,香港航天科技(1725)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SDIISIT)就农业卫星星座网络建设的合作落地。SDIISIT亦向其支付人民币5,480万元,以作为未来按计划建设的卫星的授权使用费。
金紫荆—齐鲁卫星星座群建设启动 加速卫星业务持续扩张
根据与SDIISIT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香港航天科技与SDIISIT将合作建构及运营「金紫荆—齐鲁卫星星座」,该星座第一编队包括一颗实验卫星及八颗农业业务卫星。除上述提到的卫星授权使用费外,SDIISIT亦将和香港航天科技各自分担八颗业务星50%的卫星发射费用及开支。
据了解,SDIISIT于2019年11月7日成立,由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全资拥有。SDIISIT是一家由山东省政府成立的公共研究机构,其致力于产业技术的创新及整合,以达致技术转移及商业化。
市场研究公司 Research And Markets预计,精准农业整体市场规模将在 2027 年达到 129 亿美元,农业卫星应用无疑已成为全球趋势。中国作为农业产值最高的国家,预期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亦将冠绝全球,以大数据推动的精准农业市场潜力无限,香港航天科技的卫星星座群建设继落地山东后,亦助力其加速于大湾区的业务拓展,这部增长快车值得期待。
另外,香港航天科技亦已积极推进其综合卫星应用服务,包括测运控、制造及发射。其中测运控、制造等中心将于未来陆续在港落成,据估计,于2027年其卫星(10吨以下)制造年产能可达到1,500颗,以现价每颗1,000万港元,年收入最高可达150亿港元。按净利率10%计,年利润或高达15亿元。事实上,由于各大民营卫星运营商专注于向寿命较短的低轨卫星布局,老旧卫星恐面临三年一次的周期性替换。这亦将为由香港航天科技主导的卫星制造产业带来源源不绝的商机。
新订单引证市场机遇
香港航天科技近期亦公布,于2022年8月3日,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 深圳港航科与湖南赛德雷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订立卫星制造和组装、集成及测试合约,据此,赛德雷特同意委托深圳港航科承接三颗光学卫星的制造和总装测试项目。
根据合约,深圳港航科须负责,其中包括,按照制造及生产要求,制定相关计划,对制造、生产和试验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及控制,确保于2023年6月30日或之前交付完成经总装测试服务的三颗光学卫星及其相关技术数据。
从山东落地到湖南拓展,香港航天科技未来在全国的业务网络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值得期待。事实上,此次合作可以作为连接两地的桥梁,不但发挥赛德雷特的技术优势与香港航天科技的制造优势,共同推动双方合作,一起拓展商业航天版图。据此,香港航天科技亦可引入赛德雷特作为公司的合作伙伴,促进双方在航天业务项目上开展密切合作,以进一步提升双方在业内的影响力。
现价远未反映香港航天科技的潜在价值。

太空科技不但助力数字经济,也推动精准导航、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产业的持续加速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再者,面对俄乌关系变化带来的能源和粮食危机,令全球各国更加意识到节能减排、提升粮产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不得不进一步依赖航天卫星网络的支持。
今年4月,香港航天科技(1725)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SDIISIT)就农业卫星星座网络建设的合作落地。SDIISIT亦向其支付人民币5,480万元,以作为未来按计划建设的卫星的授权使用费。
金紫荆—齐鲁卫星星座群建设启动 加速卫星业务持续扩张
根据与SDIISIT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香港航天科技与SDIISIT将合作建构及运营「金紫荆—齐鲁卫星星座」,该星座第一编队包括一颗实验卫星及八颗农业业务卫星。除上述提到的卫星授权使用费外,SDIISIT亦将和香港航天科技各自分担八颗业务星50%的卫星发射费用及开支。
据了解,SDIISIT于2019年11月7日成立,由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全资拥有。SDIISIT是一家由山东省政府成立的公共研究机构,其致力于产业技术的创新及整合,以达致技术转移及商业化。
市场研究公司 Research And Markets预计,精准农业整体市场规模将在 2027 年达到 129 亿美元,农业卫星应用无疑已成为全球趋势。中国作为农业产值最高的国家,预期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亦将冠绝全球,以大数据推动的精准农业市场潜力无限,香港航天科技的卫星星座群建设继落地山东后,亦助力其加速于大湾区的业务拓展,这部增长快车值得期待。
另外,香港航天科技亦已积极推进其综合卫星应用服务,包括测运控、制造及发射。其中测运控、制造等中心将于未来陆续在港落成,据估计,于2027年其卫星(10吨以下)制造年产能可达到1,500颗,以现价每颗1,000万港元,年收入最高可达150亿港元。按净利率10%计,年利润或高达15亿元。事实上,由于各大民营卫星运营商专注于向寿命较短的低轨卫星布局,老旧卫星恐面临三年一次的周期性替换。这亦将为由香港航天科技主导的卫星制造产业带来源源不绝的商机。
新订单引证市场机遇
香港航天科技近期亦公布,于2022年8月3日,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 深圳港航科与湖南赛德雷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订立卫星制造和组装、集成及测试合约,据此,赛德雷特同意委托深圳港航科承接三颗光学卫星的制造和总装测试项目。
根据合约,深圳港航科须负责,其中包括,按照制造及生产要求,制定相关计划,对制造、生产和试验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及控制,确保于2023年6月30日或之前交付完成经总装测试服务的三颗光学卫星及其相关技术数据。
从山东落地到湖南拓展,香港航天科技未来在全国的业务网络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值得期待。事实上,此次合作可以作为连接两地的桥梁,不但发挥赛德雷特的技术优势与香港航天科技的制造优势,共同推动双方合作,一起拓展商业航天版图。据此,香港航天科技亦可引入赛德雷特作为公司的合作伙伴,促进双方在航天业务项目上开展密切合作,以进一步提升双方在业内的影响力。
现价远未反映香港航天科技的潜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