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2380,买入):火电业务扭亏显著,资产注入彰显新能源旗舰地位
2023 年上半年盈利大幅提升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213.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4.98%,归母利润为 18.5 亿元,同比增长 117.64%,每股基本盈利 0.14 元,同比提升 100%。分部归母净利润拆分:火电板块盈利 3.94 亿元,风电盈利 10.15 亿元,光伏盈利 5.84 亿元,水电亏损 0.74 亿元,储能业务盈利 0.2 亿元。
煤电联营效果显著,火电扭亏显著
公司上半年火电业务扭亏成效显著,去年与中煤集团的合作联营部分亏损火电厂,上半年标煤成本下降至 998 元/吨,单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 10.16%,供电煤耗同比下降 0.82%。截至上半年公司长协煤覆盖率高达 95%,煤电联营锁定相对较优的煤炭成本,使公司火电业务对电价波动敏感度下降。2023 年上半年由于进口煤大增与国内煤炭增产显著,煤炭价格大幅下降,预计随着下半年水电的恢复,煤价预计保持相对较低水平,预计公司火电业务全年盈利大幅提升。
集团资产注入加速绿电发展
公司 7 月与国家电投订立协议,拟 107.85 亿元现金收购五家清洁能源项目公司。收购事项涉及总容量为 9GW 的发电项目,为集团继 2022 年资产注入之后内部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资产交易。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覆盖全国 10 个区域。对推动市场渗透,提高当地竞争优势有推动作用。此外,上半年组件价格快速下降,极大降低了光伏项目的建设成本,新建项目的收益率显著提高。预计到 2023 年底,公司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将达到 34GW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 75%。
目标价 4.51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上半年业绩在来水异常的情况下仍能实现翻倍增长,公司储能项目目前已签合同 5GW,收入和利润贡献将在下半年体现,叠加水电下半年预计有所恢复。展望全年,公司火电业务成本控制及盈利能力业内领先。集团资产注入预计年内完成交割,并增厚公司第四季度业绩,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41/59/69亿元,同比增长 66/43/18%。预计公司 2023 年合理市值在 558 亿港元,维持目标价 4.51 港元,对应 2023 年 12.4 倍 PE,较现价有 48%的上升空间, 维 持 买 入评级。
重要风险
我们认为以下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风险: 1) 新增装机容量不及预期,2) 电力需求低于预期,3) 上网电价大幅下调,4)长协煤履约率大幅度下降。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213.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4.98%,归母利润为 18.5 亿元,同比增长 117.64%,每股基本盈利 0.14 元,同比提升 100%。分部归母净利润拆分:火电板块盈利 3.94 亿元,风电盈利 10.15 亿元,光伏盈利 5.84 亿元,水电亏损 0.74 亿元,储能业务盈利 0.2 亿元。
煤电联营效果显著,火电扭亏显著
公司上半年火电业务扭亏成效显著,去年与中煤集团的合作联营部分亏损火电厂,上半年标煤成本下降至 998 元/吨,单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 10.16%,供电煤耗同比下降 0.82%。截至上半年公司长协煤覆盖率高达 95%,煤电联营锁定相对较优的煤炭成本,使公司火电业务对电价波动敏感度下降。2023 年上半年由于进口煤大增与国内煤炭增产显著,煤炭价格大幅下降,预计随着下半年水电的恢复,煤价预计保持相对较低水平,预计公司火电业务全年盈利大幅提升。
集团资产注入加速绿电发展
公司 7 月与国家电投订立协议,拟 107.85 亿元现金收购五家清洁能源项目公司。收购事项涉及总容量为 9GW 的发电项目,为集团继 2022 年资产注入之后内部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资产交易。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覆盖全国 10 个区域。对推动市场渗透,提高当地竞争优势有推动作用。此外,上半年组件价格快速下降,极大降低了光伏项目的建设成本,新建项目的收益率显著提高。预计到 2023 年底,公司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将达到 34GW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 75%。
目标价 4.51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上半年业绩在来水异常的情况下仍能实现翻倍增长,公司储能项目目前已签合同 5GW,收入和利润贡献将在下半年体现,叠加水电下半年预计有所恢复。展望全年,公司火电业务成本控制及盈利能力业内领先。集团资产注入预计年内完成交割,并增厚公司第四季度业绩,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41/59/69亿元,同比增长 66/43/18%。预计公司 2023 年合理市值在 558 亿港元,维持目标价 4.51 港元,对应 2023 年 12.4 倍 PE,较现价有 48%的上升空间, 维 持 买 入评级。
重要风险
我们认为以下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风险: 1) 新增装机容量不及预期,2) 电力需求低于预期,3) 上网电价大幅下调,4)长协煤履约率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