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产经天地>>  正文

杨贤佑:从早期看天吃饭到今日可以看天赚钱?!

2018-08-07 08:17:45 来源:中金在线香港编辑部 作者:杨贤佑

分享:
  近日亚洲股市交易量似乎让投资者感觉冷淡不少,却有一项是全球多数人有感受到它上升的威力,就是亚洲气温持续飙升。最近日本温度突破40度后并且在5~7月以来已有约六万人中暑就医,这数字是去年同期的1.8倍;南韩气温飙升下也造成约29人因热衰竭而死亡。在中国中央气象台已连续公布高温警报17日,并且在近期内已有9个省份气温超过40度以上,还有51个县市区出现干旱;欧洲高温近期也飙升至48度的纪录,希腊也因为高温导致发生近10年来少见的森林大火。
杨贤佑:从早期看天吃饭到今日可以看天赚钱?!
  在全球气温异常变化之下,除了对于人体健康伤害之外,也会造成动植物严重影响,长久而言对于经济上亦会带来明显损失。在这样因素之下,气候衍生性金融商品(Weather Derivatives)此时却逐渐为资本市场所接受,藉由购买气候衍生性合约为某特定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进行避险,以降低天气异常所带来的损失。

  这样的合约起源来自于数十年前的欧洲,早期在没有电器设备下农民种植庄稼物如玉米、大豆、、、从种植到採收都是看老天爷吃饭,一旦遇上气温的明显降低就可能导致部分或是全面性的损失;反之,对于另一部分业者如酿酒业者而言,气温的过高却影响到酿酒的品质,也对于酒的保存带来品质的危害,进而影响销售,所以在这两者对于气温有着相对立的需求双方下约定(一者希望气候温暖、另一者却期待稳定低温),藉此弥补气温造成的损失,这就是气候衍生性商品的由来。随着交易模式逐渐成熟,自1999年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标准化期货及期权交易后,气候衍生性商品交易量正式迅速攀升,在2006年交易量高达450亿美元,发展至今平均每年交易量约达150~200亿美元。

  除了早期起源自农作物透过避险需求以弥补天气异常带来损失,之后能源产业受限于暖冬影响导致天然气或电力收入降低进而对于气候避险合约的需求攀升,发展至今时今日,对于气候有敏感度的企业多数可以透过气候衍生性商品进行风险管理;亦有为数不少的比例来自于投资或投机为目的将产品纳入投资组合中的一环,藉以降低资本市场风险带来的波动。

  随着全球化发展脚步日益加速,但是对于大自然的危害却也显着增加,虽然人类可以针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另类投资降低风险,但是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人类生命却造成不可逆的灾害,倘若能够唤起多数人的响应支持爱护地球并且进行环境保护行动,相信假以时日大自然必定会带给我们舒适的环境。

为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沪深港通十大成交股

沪股通港股通(全)深股通

序号 简称 买入量 卖出量 成交额
序号 简称 买入量 卖出量 成交额
序号 简称 买入量 卖出量 成交额

热门文章